大家知道自從我閉關出來之后,我一直試圖著去找,事情的底層邏輯。接下來,我們用馬云的話開始:“所有通電的都會智能化,所有不通電的都會個性化”。其實不管是智能化,還是個性化,都有一個核心,就是圍繞“細分人群”。
那么,我們可以試著得出一個結論:我們將面對“標簽化”的世界。所以,了解“人群標簽”的基本邏輯,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知識。那么,人群標簽,是怎么工作的?說實話,我不是人工智能技術人員,所以對于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,我只能從賣家的角度來猜測。
我認為,人群標簽要想產生價值,要經過三關:
第一關,是打上標簽。
第二關,是強化標簽。
第三關,是增加標簽。
1
-打標簽-
人工智能實現的千人千面,或者商品的個性化,都是實現精準分配:把相關的信息,分配給精準的人群。
但要實現分配的前提是,你的商品(信息)在設計之前,就已經想好你的商品(信息),是為誰準備的。
換句話說,如果你的商品(信息)已經想好人群定位了,那么所有的人工智能技術,都是為你服務的。
如果你的商品(信息)沒有人群定位,想推送給所有人,那么人工智能的工作,就是與你為敵:“稀釋掉你的流量,分給別人?!?/p>
所以,第一關打標簽的第一步,就是自己先想明白,你自己的店鋪或者抖音號,要展示給什么樣的人群。
當然,很多的店鋪或者主播,剛開始可能腦子里也沒有人群定位的概念,但是無意識當中就完成了這個定位,這個定位就是定位自己,“與你有關”。
有了自己大概的標簽定位之后,我們就要開始思考:
這個人群標簽具象像話的點是什么?
怎么能打上這個標簽?
在淘寶搜索和直通車,你確認自己的商品人群,是通過關鍵詞猜測背后的人群畫像,比如說先確定你的拖鞋是“外穿拖鞋”,還是“浴室拖鞋”,也就是我們之前5分鐘說的,“成交方向詞”。
在抖音,快手和今日頭條,是通過某個熱門視頻的觀看人群畫像,來猜測這個人群和你定位的匹配度。
在前期打標簽的過程,最重要的就是精準,只關注質量。
我自己的抖音,前期隨便發內容,火了一個我媽在ktv,唱歌的視頻,大幾百萬的播放量,然后之后我的每條視頻,只要出現我媽的時候,播放量就很高。
同樣道理,如果新品上架的時候,成交關鍵詞是競爭力很強的“大詞”,后期確實會給你很多“大詞”的展現。但可能的結果是,你在前期新品池里可能大詞有競爭力,但是后期一旦和類目第一競爭這個詞,數據表現就不好了。
當然,除了獲取流量精準之外,你還需要能夠有支撐人工智能工作的“跑數據”量。
舉例說明:
直通車那個智能“轉化出價”按鈕,就明確說明,你必須達到300點擊量,算法才可以工作。
所以,直通車這個模塊,我們利用人工智能的方式:剛開的時候,確定自己寶貝的成交方向詞,圍繞著成交方向詞去設計戰術網絡、選詞、出價,這時候只關注兩個核心點,第一是點擊率要很高,第二個是點擊量要夠300。
所以直通車我們基本看到,只要點擊率足夠高,設置日限額,保證點擊量一天有300,兩天后你的質量得分都會變10分,也就說明你成功打上標簽了。
這段時間,你根本不用去管什么轉化和roi,也千萬不要因為roi不好,在這段時間調整出價和任何東西。
同樣道理,抖音賬號剛開始,也不用關注有多少點贊和觀看,只要關注你的內容是不是準確推送給你的目標人群就可以了,堅持做一段時間,達到算法可以工作的數據量,就馬上會開始獲取大量的精準用戶了。
過了第一關,打上標簽之后。我們又迎來第二關,標簽強化。
2
-標簽強化-
如果一個商品,前期的點擊率高,只能說明它和用戶之間匹配度高,但是并不能說明它是好商品。
或者說,打標簽是實時算法的結果,用戶的購物前行為,而標簽強化更多的是關注用戶的購物后行為。
在商品的人工智能算法,是通過流失率,uv價值和用戶評價等緯度,在做標簽強化。
如果一個商品點擊率很高,但是點完了,都流失到競品的寶貝完成購買,或者用戶買了,但是使用后給了個差評,那這樣的商品肯定不值得推薦。
但是,如果商品的流失率很低,評價很好,那么系統就會把這個商品的標簽強化,給它更多的這個人群的流量。
所以直通車第一個階段,不關注轉化和roi打上標簽后,點擊單價會下降,接下來我們要做標簽強化,開始關注目標人群的流失率,做好服務和售后,那么流量就可能再次增加。而同時隨著標簽的強化,點擊單價會再次降低,那么roi可能就到達盈虧平衡點,能夠長期推廣。
抖音也是一樣,如果一個視頻點贊,評論收藏數據很好,關注他的人很多,因此獲得了一個用戶人群標簽,但是發現過了一段時間,他的粉絲數不增反減,互動減少,甚至很多粉絲取關了,那么就說明標簽可能打錯了。
所以,這個時間的抖音號,最重要的是想辦法去維護自己的粉絲,比如通過微信群,增加粉絲粘性。
3
-增加標簽-
過了第二關,標簽強化之后,基本上這個標簽就穩了。
但是,很快你就會遇到流量的天花板,所以在不停的強化標簽之外,你還要想辦法去增加“相近標簽”,或者擴大標簽范圍,在你的核心特點不變的情況下,覆蓋更多相似的人群。
就像,我們在淘寶搜索關鍵詞的時候,會把詞按照量級分成幾個級別,先從第三層級,慢慢擴大到第二層級詞,最后進入第一層級詞第一集團。
比如:
我們108將創業者聯盟,我們先給自己打的標簽是淘寶創業者,然后想辦法覆蓋電商創業者,最后到全部的零售創業者。
直通車在推精準詞,到天花板之后,就要開始慢慢增加二級詞,甚至一級詞。這時候同樣就要調整自己的“戰術網絡”,主圖、描述,評價反饋等,從圍繞某個精準詞,變成關注更大的用戶群體。
其實我們發現,不管是淘寶搜索,直通車,還是抖音,直播賬號的運營,目前都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標簽,雖然幾個平臺完全不一樣,但是底層的算法是共通的。
留下聯系方式,我們將會在一個工作日內與你聯系